連日的陰雨寒冬到了周日終於雨停,中午在家正碎碎念不知道上那裡好的同時,
電視的美食節目給了我一絲指示,對啦,還沒去過剝皮寮勒~
第一站當然直衝美食節目介紹的首選「香佳旗魚米粉」,從捷運站一出來,經過斜對角大廣場,就看到這間米粉湯在小巷旁
一碗30的旗魚米粉湯,在台北市算是稀有動物了吧 湯頭很甜美,裡面還吃的到魚塊喔,就感覺相當物超所值。
還有不少人來簽名,也有很多小菜供君選擇,我只點了油豆腐,還挺嫩的,好吃。
香佳旗魚米粉湯台北市廣州街152巷6號
營業時間:早上九點半至晚上八點
電話:02-2336-6332
米粉湯旁邊是一間很有趣的二手書店,光是看門面就相當的古趣。
走進書店,就聽到我一直喊,阿~ 這個家裡有,阿,那個家裡有~
書店的最後方還有這一區看似工作區的空間,面對的即是廁所,平常不知道拿來做什麼用途。右手邊的階梯上則有看起來像機車排氣管的東西???只能說非常的環保了
終於進入剝皮寮主題。
剝皮寮位於老松國小校園南側,範圍為今萬華區廣州街、康定路及昆明街所包圍之街廓。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,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。
長約數百公尺的街道於1945年之後,列為老松國小的校地預定地且不能增建改建,因此混合著閩南式及西洋巴洛克式的獨特建築意外被完整保留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2003年8月成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,對於剝皮寮古蹟保存再利用。2004年,該街東段部分整修成歷史街道區,2009年,緊鄰該國小的西段部分,則完成修復。
剝皮寮更因為電影「艋舺」在此拍攝,更成為許多影迷來此觀光的景點。
我們來的時候,電影的部分已經都拆除了,但是碰上了族譜的展覽
這項展覽已邁入第6年(!!) 除了一些跟族譜、姓氏有關的小資訊外,還有許多中小學生的族譜作品
東南西北也就算了,真的有人姓真假是非?
還有姓第五那是怎麼回事?
剝皮寮的展館感覺是從一入人家走進又走出,對展覽來說算是有分心的感覺,但能轉換環境看看不同東西也還不錯
這裡是釀醬油的?搞不清楚,無法進入,只能遠遠觀望
看到這些小朋友的作品,真的是小朋友做的嗎????也太精美了吧!!
這真的太超過,這小朋友如果不是美術班的,就是爸媽是美術班的吧!!真的有夠可愛的
這位同學,你媽真的很民主ㄟ
還有,這位同學,妳爸媽這照片是怎麼回事? 也太糊了點
古早不見得電影海報
之後到青草巷吃點點心稍作休息後,來龍山寺跟觀音打個招呼
這時候太陽公公露臉啦~
龍山寺內的瀑布也就看起來特別的美
不同角度再來兩張~
逼近黃昏時刻,有許多外籍遊客到此一遊
在做日光浴的小神明們看起來也特別開心
藍天下的龍仔也特別的有活力!! 喔~ 這小鬼也很有活力~
人山人海勒
我以為御守是日本人的特有物,我錯了!!! 龍山寺可是有30-40 種供君選擇喔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