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_IMG_6508.jpg

赤崁樓是被維護很好的古蹟,

周圍更是有一堆好吃的好料(雖然不是本文重點....)

p_IMG_6448.jpg

位於臺南市赤嵌街與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嵌樓,原為荷蘭人所建。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,所以也把這座城樓叫做紅毛樓。

當時的城樓,背山面海,與數里外的熱蘭遮城遙相對望,互為犄角,控制臺江內海。由於市街繁盛,荷蘭人便以它做為商業及政務的中心。

現存之赤崁樓,山南面的庭園、北面之閣樓及西面蓬壺書院所組成,庭園草木扶疏,立有國姓爺受降之雕像,靠閣樓之牆基土,則立有九塊石龜之御碑,其是移自於大南門城邊,為清乾隆五十三年〔一七八八〕年讚賞平定林爽文之役之記功碑,碑以花崗石所雕,碑首雕雙龍,碑文滿漢各四邊,二者合壁一篇,所有碑是立於狀似石龜之贔屭上,其為九龍生子之一,生好負重,然由於其貌與龜無異,一般人均稱之為〔龜碑〕

p_IMG_6456.jpg

民國四十九年庚子福康安平定林爽文的九座贔屭碑,移至海神廟臺基南邊排列展示。

p_IMG_6461.jpg   p_IMG_6466.jpg 

永曆十五年辛丑 (西元一六六一年),延平郡王鄭成功收復赤嵌樓,改赤嵌為東都明京,並暫住在城樓內。直到荷蘭人乞降,才和子孫移居熱蘭遮城。鄭成功去世後,赤嵌樓成為火藥、軍械的貯存所。

p_IMG_6471.jpg p_IMG_6476.jpg

同治初年,供奉觀音佛祖的信徒們,在城樓上建造大士殿。中法戰爭時期,劉銘傳命臺灣知縣沈受謙拆毀荷蘭時期的城墓,人士殿因而受到波及。

閣樓之中,海神廟位於南面,文昌閣位於北面,二者屋頂均是重簷歇山的表現,重簷之間實即為二樓部分,繞以綠釉花瓶欄杆。海神廟目前懸以〔赤崁樓〕門匾,內部當作赤崁樓之展示館,東面之花瓶形門洞,相當別緻。

p_IMG_6477.jpg  p_IMG_6480.jpg

 

p_IMG_6485.jpg

光緒十二年丙戌(西元一八八六年)沈知縣為了振興文教,在赤嵌樓北側蓬壺書院,同時,將赤嵌樓樓基填平,在高臺上建造文昌閣、五子祠及海神廟。次年丁亥,中法戰爭結束,人民又要求恢復大士殿;於是,舊基填平的赤嵌樓,竟成了廟、院、閣、祠、殿等各種不同建築雜陳的展示場。

p_IMG_6487.jpg p_IMG_6488.jpg

赤嵌樓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建築演變史。從荷蘭式的城堡,迭經歷代的改變,一躍而為中國建築的輪廓

p_IMG_6489.jpg

現有兩棟閩南式閣樓,是立於原普羅民遮城改建之基座上,原有城堡相當的小,上有主要建築一座,南北則各有望樓,目前荷蘭時期之城堡只遺留西面之門及東北角隻殘蹟二處,從其中,可以清楚的看到磚材之疊砌,這些磚材來自於印尼爪哇島,並以糯米汁、糖漿、砂與牡蠣殼之混合物為灰漿。

p_IMG_6506.jpg

p_IMG_6491.jpg  p_IMG_6495.jpg  p_IMG_6498.jpg

文昌閣目前仍懸有沈受謙所題文昌閣匾,一樓亦做為展示之用,二樓則祀魁星,右手握硃筆,左手拿墨斗,一足踏鱉首,一腳踢星斗,以象徵獨占鰲頭之意。二棟建築皆位於台基之上,台基中間均有龍形御路設置,牆面則開書卷形之窗戶。

p_IMG_6507.jpg  p_IMG_6509.jpg

台南市民族路二段212號

位置: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212號

連絡電話:06-2205647

白天開放時間:AM08:00~PM05:30

夜間開放時間:PM05:30~PM09:00

門  票:全票50、半票25

 

古蹟資訊網 http://tourism.ezgo.to/webcam/page1.htm

     台南市市民憑身分證免費

     團體票30人以上八折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o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